參考網址:
可下載youtube清單(playlist)
https://loader.to/
需安裝軟體
https://www.byclickdownloader.com/zh/
清單格式範例
光世代可申請一個非固定式的固定IP
這個IP有配發domainname
只是名稱有點長
114-33-232-xxx.hinet-ip.hinet.net
參考網址:IT人
PPython 最初見於 https://code.google.com/p/ppython,該作者將 lajp(一種 PHP 結合 Java 的技術)移植到了 Python 上。
該專案最初建立於 2012 年,而且似乎已經停止維護多年,不過目前來看其思路及效果還是值得肯定的,因此將此專案從停止運營的 Google Code 上遷移到了 GitHub,並遵循原 Apache 許可證重新發布和維護。
參考網址:個人圖書館
VirtualBox虛擬機開啟web服務並且設置虛擬機隨宿主系統開機自啟動
本文是無廢話篇,不是virtualbox的安裝入門篇,如何安裝請參考官方文檔。本文中的宿主系統爲CentOS 7或Arch Linux, 其他系統大同小異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你的系統是Arch Linux,那麼還需要安裝virtualbox-ext-oracle這個軟件包,但是在官方源中是沒有這個包的,它在AUR源中,因此要先安裝yay工具,然後再通過yay -S virtualbox-ext-oracle來安裝,可能你還需要安裝這個包的可選依賴包rdesktop。
一、配置virtualbox的web服務
這個文件是virtualbox的web服務和自動啟動服務的主配置文件,默認情況下是沒有的,請自行創建,文件內容如下: 請指定ipv4地址,ipv6沒試過,大概率是不行的。。。以上配置在Arch Linux系統下是不需要的,Arch Linux將上述配置都寫在了systemd腳本中了,這個後面再詳細介紹。
2、接著創建web服務的日誌文件,並修改文件屬主:
3、重啟virtualbox webservice: 如果發現此服務之前並沒有生效,可以先運行systemctl enable vboxweb-service使之生效。
驗證它是否正確地運行並處於偵聽狀態: 如果發現沒有正確啟動,可以查看/var/log/vboxwebservice.log日誌文件,可能會看到一些錯誤信息,根據相關錯誤信息再想辦法一一解決,我在配置過程中沒有出現錯誤,還是很順利的。
4、配置web服務有什麼用? 二、配置virtualbox虛擬機隨宿主系統啟動而自啟 1、設置自啟所需的環境變量: 再次編輯/etc/default/virtualbox這個文件,在末尾加上如下配置項: VBOXAUTOSTART_CONFIG="/etc/default/vb-autostart-perms"
上面一項是指定virtualbox自啟動的數據庫目錄;
2、編輯/etc/default/vb-autostart-perms文件: default_policy = deny } 注意:vbox用戶必須實際存在,並且已經加入了vboxusers組,如果你想手動操作虛擬機請一定用這個用戶來操作!
3、修改/var/lib/virtualbox-autostart目錄的屬主和權限:
4、配置virtualbox的dbpath屬性: Autostart database path: /var/lib/virtualbox-autostart
5、你想讓哪一個虛擬系統自動啟動? 如果第4步沒有做,則第5步不會生成這兩個文件;如果4、5兩步有任一步沒有做,那麼在重啟vboxautostart-service服務時會出現“找不到*.stop文件”的錯誤,服務啟動失敗。 6、重啟vboxautostart-service服務:
CentOS 7:systemctl restart vboxautostart-service # chkconfig: 345 35 65 PATH=$PATH:/bin:/sbin:/usr/sbin [ -f /etc/debian_release -a -f /lib/lsb/init-functions ] || NOLSB=yes if [ -n “$INSTALL_DIR” ]; then # silently exit if the package was uninstalled but not purged, [ -r /etc/default/virtualbox ] && . /etc/default/virtualbox # Preamble for Gentoo begin_msg() succ_msg() fail_msg() start_daemon() { if which start-stop-daemon >/dev/null 2>&1; then vboxdrvrunning() { start() { # prevent inheriting this setting to VBoxSVC for user in `ls $VBOXAUTOSTART_DB/*.start` return $RETVAL stop() { PARAMS="–stop –config $VBOXAUTOSTART_CONFIG" # prevent inheriting this setting to VBoxSVC for user in `ls $VBOXAUTOSTART_DB/*.stop` return $RETVAL case "$1" in exit $RETVAL 然後在/usr/sbin目錄下創建一個軟鏈接指向它:
以上兩個步驟是借鑑CentOS 7的做法,創建sh腳本文件是必須的,而rcvboxautostart軟鏈接文件並不是必須的,經過仔細查看以上sh腳本,發現這是gentoo系統需要用到的,隨手創建一下也不費啥事。 正常情況下會出現以上的輸出結果,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VBox或vbox開頭的文件都指向了VBox,意思是都是VBox的鏈接文件,但是卻唯獨沒有與自動啓動有並的軟鏈接文件,那我們就自己創建一個: [Install]
保存退出。啓用vboxauostart.service服務: 不出啥意外情況,稍等片刻虛擬系統ArchLinux應該就啟動好了,此時用RDP客戶端軟件連接即可看到ArchLinux確實已經成功啟動,此時的vrdeport端口是默認的3389,如果此端口已經被宿主機所佔用,則會出現錯誤,需要換一個空閒的端口,不過這种情況一般出現在宿主機是windows系統比較多,Linux系統一般不會佔用這個端口,下面就來說說如何修改指定端口號: 明確指定VRDP的幾個關鍵參數:
vboxmanage modifyvm "ArchLinux" –vrde on –vrdeport 3390 至此virtualbox的Web服務和自啟動服務全部配置完成,今後再也不用遠程登錄宿主機來啟動virtualbox的GUI界面來配置、啟停虛擬機了。 7、安裝RemoteBox來遠程管理virtualbox:
第一步:
第二步: [Service] [Install]
保存退出。重載systemctl單元:
|
參考網址:https://magiclen.org/linux-auto-login/
由於每種顯示管理器設定自動登入的方式並不太一樣,因此先確認自己的環境到底是使用哪個顯示管理器是很重要的。
在終端機中輸入以下指令:
file /etc/systemd/system/display-manager.service
透過以上指令,可以看到/etc/systemd/system/display-manager.service
這個符號連結檔所連結的檔案路徑。
如上圖,可以看到目前這個環境使用的顯示管理器為「LightDM」。
以下將為不同的顯示管理器提供設定自動登入的方式。
LightDM是跨桌面環境,支援多種顯示技術且擁有高效能的顯示管理器。Ubuntu或是其衍生的Linux發行版主要都是用LightDM作為其預設的顯示管理器。
用文字編輯器編輯LightDM的設定檔/etc/lightdm/lightdm.conf
。例如要用vim
的話,執行以下指令:
sudo vim /etc/lightdm/lightdm.conf
在[Seat:*]
區塊中,將autologin-guest
設定為false
,將autologin-user
設定為想要自動登入的使用者名稱,autologin-user-timeout
則可以設定在登入畫面中經過多久時進行自動登入的動作,單位是秒,如果設為0
,表示要直接進行自動登入。
完整的設定內容如下:
|
[Seat:*] |
|
autologin-guest=false |
|
autologin-user=magiclen |
|
autologin-user-timeout=0 |
以上設定,可以讓LightDM在開機之後直接使用「magiclen」這個使用者來登入。
GDM是GNOME專案發展的跨桌面環境且支援X11和Wayland的顯示管理器。經常與以GTK+為基礎的桌面環境搭配使用。
用文字編輯器編輯GDM的設定檔/etc/gdm/custom.conf
。例如要用vim
的話,執行以下指令:
sudo vim /etc/gdm/custom.conf
在[daemon]
區塊中,將AutomaticLoginEnable
設定為true
,將AutomaticLogin
設定為想要自動登入的使用者名稱。
完整的設定內容如下:
|
[daemon] |
|
AutomaticLoginEnable=true |
|
AutomaticLogin=magiclen |
以上設定,可以讓GDM在開機之後直接使用「magiclen」這個使用者來登入。但如果是要像LightDM那樣,可以在登入畫面中設定經過多久時進行自動登入的動作,就不能用以上設定了。取而代之地,需在[daemon]
區塊中,將TimedLoginEnable
設定為true
,將TimedLogin
設定為想要自動登入的使用者名稱,TimedLoginDelay
則可以設定在登入畫面中經過多久時進行自動登入的動作,單位是秒,如果設為0
,表示要直接進行自動登入。
完整的設定內容如下:
|
[daemon] |
|
TimedLoginEnable=true |
|
TimedLogin=magiclen |
|
TimedLoginDelay=0 |
SDDM是以QT為基礎的跨桌面環境且支援X11和Wayland的顯示管理器。經常與以同樣以QT為基礎的桌面環境搭配使用。
用文字編輯器編輯SDDM的設定檔/etc/sddm.conf.d/autologin.conf
。例如要用vim
的話,執行以下指令:
sudo vim /etc/sddm.conf.d/autologin.conf
/etc/sddm.conf.d
這個目錄可能會不存在,先用mkdir
指令來建立一個新的即可。指令如下:
sudo mkdir /etc/sddm.conf.d
autologin.conf
這個檔案的檔名可以自行決定。
先添加以下內容:
|
[Autologin] |
|
User= |
在[Autologin]
區塊中,將User
設定為想要自動登入的使用者名稱。
至於延時自動登入的功能,SDDM並沒有提供的樣子。
完整的設定內容如下:
|
[Autologin] |
|
User=magiclen |
參考網址:http://abrazotech.blogspot.com/2018/07/ubuntu-1604.html
在Ubuntu 16.04 Desktop版本裝好後想要關閉圖形登入介面
若僅僅用只想要用文字模式,那就直接用下面指令後重開機:
sudo systemctl set-default multi-user.target
若是希望又回到圖形模式,那就是下指令後重開機:
sudo systemctl set-default graphical.target
https://www.itread01.com/content/1547063134.html
ubuntu 命令列模式和圖形介面切換
1、按ALT+CTRL+F1切換到字元介面(Linux實體機)
如果是VMware虛擬機器安裝的Linux系統,則切換到字元介面的時候需要以下操作
按下ALT+CTRL+SPACE(空格),ALT+CTRL不鬆開,再按F1。這樣就可以切換到字元介面了。
2、按ALT+CTRL+F7切換到圖形介面(Linux實體機)
如果是VMware虛擬機器安裝的Linux系統,則切換到圖形介面的時候需要以下操作
按下ALT+CTRL+SPACE(空格),ALT+CTRL不鬆開,再按F7。這樣就可以切換到圖形介面了。
在Linux中一般有ALT+CTRL+F1—-F6為字元終端(字元介面),ALT+CTRL+F7為圖形介面。不同的發行版本可能有一些差別,但切換方法都是一樣的。可以自己試試就可以知道哪些是字元終端,哪些是圖形介面。
如果想 Ubuntu 在每次啟動到 command prompt ,可以輸入以下指令:
$echo "false" | sudo tee /etc/X11/default-display-manager
當下次開機時,就會以命令列模式啟動(text模式,字元介面登入),如果想變回圖形介面啟動(X windows啟動),可以輸入:
$echo "/usr/sbin/gdm" | sudo tee /etc/X11/default-display-manage 或 /usr/bin/sddm
如果在Ubuntn以命令列模式啟動,在字元終端想回到圖形介面的話只需以下命令:
$startx